馬時亨的高球見證


@劉兆生 - 2010/07/01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2008年中,馬時亨(Frederick Ma)因病辭去香港商務及經濟局局長官職,今天坐在他的中策集團偌大辦公室內。

這位非執行董事,由「肥馬」變成擁有一副標準高爾夫球員身材,一打開話盒子,向我們侃侃而談的,不是他如何康復或為官時的內幕,而是他做「賓架」時代去過的高爾夫球場。

從上月剛打完U.S. Open的Pebble Beach說起,一直東移阿里桑拿州Scottsdale的Phoenician Resort,北卡羅來納州Pinehurst,南下佛羅里達州Disney World;完成U.S. Tour,再飛歐洲,開始European Tour,到蘇格蘭St. Andrews和附近球場朝聖,轉折到葡萄牙、西班牙和南非Sun City,續打Asian Tour,由星馬泰、到台日韓再返祖國大江南北,才打完一次「全球五大洲馬時亨高爾夫球Tour」! 歷時17年,打了超過一百個球場是少不免的了。

一百個球場 歷時17年

打遍天下,當問到馬時亨最愛那個球場時,自然會挑起他絲絲回憶,逾17年球齡的他又怎會答得出來。那麼,最難忘的一次呢?

他卻不假思索馬上說:「不只一次吧!而是記得非常清楚的兩次。」

第一次正是發生在2008年3月,醫生證實他患上混合靜脈/動靜脈畸型症(AVM)之後,便要求他減肥、減壓,可惜他努力了兩個月後都不成功。試問面對繁重公務,面對七百萬市民問責又怎減壓?很明顯,當時他只有兩個選擇——辭職或是繼續政務工作。

基督徒在生命中遇到難以取捨的重大抉擇時,祈禱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神的引領下馬時亨的禱告得到回應,神對他說,如他打下一場球成績是好的話便應辭去局長一職,若不,便留下來。

神對他說.....

他沒向人透露神的旨意,亦沒追問神什麼才叫好成績,姑勿論怎樣,08年5月,他馬上找朋友安排打球(當中包括了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宜弘),誰知那名友人訂了觀瀾湖舉行世界盃的Olazábal球場。這球場難度之高眾所周知,差點21的馬時亨從容就義,無懼藍tee開球,卻打出了6個平標準桿,還勇擒一隻小鳥,這還不叫好成績嗎?我問他這場球是不是神蹟?問後,馬時亨含笑道:「除神蹟外,還可以是什麼!」

奉神的命和為了保命,馬時亨在當年6月24日獲香港行政長官及中央人民政府同意於7月11離任。

離任後坊間當然有不少揣測,但他的民望卻逆勢飆升,部分原因可能是普羅大眾都同情他的病情。翌年,他的病情最終好轉過來。

09年3月,一位球技了得的好友約他和兩三知己到中山溫泉打球。三對一打betterball對付那好波之人,豈料那天在Arnold Palmer球場上,他再打出6個平標準桿一隻小鳥,至今他還歷歷在目地憶述當天在那稱為魔鬼洞的標準桿5桿第14洞中打出的每一桿,如數家珍。

中山溫泉舊場 如數家珍

那天他三桿上了果嶺,友人三桿落了沙坑,繼而也能up & down打出標準桿。當他戰戰兢兢地面對這個難度非常高的下坡推時,竟然如有神助地推進了,拿了小鳥。

訪問至此,坐在馬時亨前方聽故事的我,插嘴笑問他推桿前有沒有祈禱,他坦言承認絕對有,還接著說:

「這場球能夠成為我第二個最難忘的球場回憶,事實不是因為捉到小鳥,而是打球當日,正是一年前神應允我辭職的同一天!」

相信他在教會內,可能從未說過高球見證,那麼,《高球文摘》可能是第一間刊登馬時亨與耶穌基督在高球場「對話」的媒體。在2003年9月領洗的他,對高球看法是:

“Golf is a life experience without consequences.”(只有從打高爾夫中,我們可以做些生命中不需要顧慮後果的事)。可推測到,馬時亨在球場以外的生命中,絕對不敢放縱的。

不需要顧慮後果

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七件事,他認為順次一定是信仰、健康和家庭,之後才是事業、財富、朋友和嗜好;次序則不區,隨個人喜好而已。他再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盬、醬、醋、茶——作比喻,柴、米和油最重要,其他是個人味覺享受。

咦!這樣的排列,高爾夫豈不是名副其實是他的茶!馬時亨享受他的茶——打高爾夫。在他從商的日子,打高爾夫球是少不免了,但他沒固定golf buddy,應酬就是這樣。

馬時亨受高爾夫,是因為沒其他運動有著高爾夫bonding的特質。梁錦松是他的戰友,傳聞梁錦松認識伏明霞不久便在石澳教她打高爾夫,也是bonding的一種吧!他澄清和梁錦松當然有在石澳打過球,但沒遇過跳水皇后。

上癮的原因

高爾夫沒年齡上限,高爾夫場地總是賞心悅目,高爾夫球的多元化,迎接你不時的挑戰。以上等等,和每名高球發燒友一樣,都是令我們上癮的原因。馬時亨試過皮膚出紅疹,醫生囑咐他不要打高爾夫球,他拒絕,豈能不打。也是和高球發燒友無異,打到死也要打,有些還要問:天堂有沒有高爾夫球場!

馬時亨做「賓架」做到紐約、倫敦、多倫多,再回流香港出任熊谷組董事,轉到李澤楷的電訊盈科,被董建華委任為問責局長不足一月便要為「仙股」事件九十度鞠躬道歉,飽歷人生各階段。

現今他是基督教徒,不能說他看破紅塵,我只會說他重生七年後的今天,生命的重心不是在自己,大部分時間花在做見證。在大學、社區內,當然也在中策集團內,盡他的宗教、社會和商業責任,與年青人一起分享喜樂。

而我身為高球發燒友一分子,下次在球場遇到他,定要他拿出更多的高球見證,和球友分享。

Caption:馬時亨在球場上遇見的神蹟,包括今年5月21日在東莞海逸高爾夫球會第24洞118碼的一桿進洞。(完)


#####

本文原於《Golf Digest/高球文摘》香港版刊出

[ #高球風雲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